2024年6月19日,桂林市遭遇了自1998年以来最大洪涝灾害,造成市区大面积淹没及内涝,给桂林市带来了巨大人民财产损失,市民出行严重受阻。为有效解决桂林市的洪涝灾害,经充分调研,提出分近期及远期两个阶段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桂林市防洪排涝能力。近期主要为提升市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含漓江主河道、小东江及桃花江三部分。
上级主管部门于8月初向我院下达勘测设计任务,要求9月底完成。该项目主要涉及新建堤14.05公里,六、七十年代建的沿江老堤达标48.1公里以及小东江节制闸、文昌防洪闸、南溪排涝泵扩容改造等内容。
由于工程所涉范围广,涵盖整个桂林市市区,工作量大,任务紧迫,接到任务后,地质室合理调配人员,兵分三路,分别进行野外勘察作业。时日正值桂林市酷热季节,室外艳阳高照,酷暑难耐,但地质室的全体人员不辞辛苦,白天头顶烈日,不畏惧高温,汗水浸透了全身衣裤,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着辛勤和努力,每一份付出都彰显着责任和担当;晚上星光作伴,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工地一线,日夜兼程穿梭在桂林市的沿江两岸,在桂江(一期)治理工程桂林市城区段项目奔波着。
现场调查

现场钎探
水上钻探
深夜卸车,借着星光安装钻机
本次外业工程勘察涉及的漓江、小东江、桃花江均位于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各类城市管线纵横交错,需要与多个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协调,保证勘查工作顺利有序的推进。部分勘察场地位于交通枢纽区,勘察设备进出需与交通警察协调,在其指挥下只能晚上进出场地,克服晚上装卸、安装设备带来的极大不便。
尽管工程勘察任务量大,时间紧,工作中存在诸多不便,但通过地质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日夜兼程,不辞艰辛,克服各种困难,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了任务,为桂林市的城市防洪治涝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勘察资料,为我院解决桂林市防洪治涝问题,向桂林市上级领导提交一份满意答卷打下坚实基础。
通讯员:眭华生 编辑:卓淳 总编辑:梁俊群